对于教师来讲,自己的学生在各类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的确是一件乐事,但很难说这是一种幸福感。真正的幸福感来自与学生日常的交流和沟通,蕴藏在点点滴滴的教育生活中,而且这种感觉是持久的。然而,由于种种原因,我们身边有很多教师在与学生相处时却留下了悔恨终身的痛。
本书主编张万祥老师汇集了几十位一线教师的60篇案例,深入浅出地告诉我们这些事情教师真的不能做,只有这样,身为人民教师的你才会真正获得幸福感,并能伴随一生。
获奖图书:2013年“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(室)推荐书目”
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,德育特级教师,国家级班主任培训主讲专家。近年间,主编出版了“班主任千字妙文系列丛书”,以及《幸福教师的60个“不”》《这样做,教师更幸福》《班主任工作创新艺术100招》《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——30位优秀教师的案例》《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》等。开创了网络招收徒弟的先河,被誉为“网星”“青年班主任的真诚朋友”。 《人民教育》《教育文摘周报》《现代教育报》《现代教育导报》《班主任之友》《教师博览》等报刊都对其做了专题介绍。
第一辑当观念遇到挑战时,不该固守成规
莫让各项评比绊住自己的手脚/ 冯婉迪
不该苦心为学生营建与世隔绝的温室/ 李迪
切莫自己绑架自己/ 周玉波
不能以爱的名义进行强制性控制/ 李爱群
莫让教育“伪民主”/ 陈玉宏
变味了的学雷锋做好事/ 陆西乡
老师,切莫心罚学生/ 刘娥
老师,你不能放纵学生/ 夏峥嵘
貌似有理,实则无理/ 王有鹏
迎合有余,引领不足/ 冯婉迪
第二辑当素养遇到考验时,不该丢失师德
老师,不能忽视细节/ 厉剑童
办公室里的高谈阔论不该太随便/ 刘燕山
教师的威信不能靠武力来支撑/ 任传述
语言伤害要不得/ 王新国
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们/ 宁杰
在说谎上,老师不能言传身教/ 刘霄
教师切莫“疑邻窃斧”/ 王新国
在竞争中,教师不能丢了修养/ 李习勤
不能冷冰冰地对待孤独的孩子/ 吴冷灿
不能迁怒于孩子/ 纪继兰
支使学生为老师干活是一种伤害/ 郑立平
办公室里不该发生的故事/ 张国东
老师,你不该如此“迟钝”/ 黎志新
第三辑在沟通的时候,不该忘记尊重
忽视,是一种冷伤害/ 许玲
教育最忌“冷暴力”/ 韩素静
不能伤了孩子的自尊心/ 邓桂兰
要关注孩子们的内心感受/ 曹建英
迟到的学生也有尊严/ 董彦旭
关爱不能让尊重缺席/ 李明远
不要忽视孩子迷茫、痛苦的眼神/ 王艳
不宜“破门而入”去家访/ 王莉(深圳)
一个也不能放弃/ 沈敏峰
不能随便和学生开玩笑/ 牛胜荣
不能于疏忽间伤害学生/ 陈胜
不要以“爱”的名义做傻事/ 黎志新
第四辑在转化后进生的时候,不该草率行事
这样的“爱”不能重来/ 张国东
那年,真不该劝他退学/ 王新国
不要计较被欺骗的伤害/ 罗文芹
何必赤裸裸地拷问灵魂/ 刘坚新
不要把后进生逼上绝路/ 贾文
一巴掌、一句话、一个眼神都会扼杀学生/ 李爱群
第五辑当需要更新观念时,不该固步自封
班级“眼线”要不得/ 李迪
老师,请不要随性随意地批评/ 王莉(安阳)
不能用恐吓和威慑让学生屈服/ 王杰英
疏忽间,优秀的灵魂被恶习蚕食/ 宁解珍
不要忽视学生的“闪光点”/ 王德明
不能盲目地爱/ 罗少武
不能把“幽默”建立在学生的痛苦之上/ 陈宇
班委建设不简单/ 徐晓彤
处理“早恋”问题不能草率/ 汪跃峰
不该一再为学生的错误保密/ 刘霄
这样的“戴高帽”不要也罢/ 侯登强
不要轻易向学生许诺/ 何光辉
第六辑面对专业成长,不该无动于衷
班主任:专业成长比天大/ 王国伟
不能把书教“没”了/ 罗文芹
脆弱和狭隘会阻碍教师的成长/ 王莉(安阳)
教师写作不能功利化/ 冯华荣
老本吃不得/ 刘坚新
不能忽略良好习惯的培养/ 黎志新
不可从激情满怀走向倦怠/ 黎志新